台灣內視鏡外科理事長、高雄榮總一般外科主任陳以書表示,外科手術器械都有使用建議,部分器械僅限一次性使用,例通水管如自動吻合器、超音波刀等能量器械,如果醫院為了幫經濟較差的病人而重複使用,應走社會救助或醫院救濟管道,而不是讓通馬桶病人使用「二手醫材」。陳以書坦言,好幾年前,外科手術一次性耗材就被爆出遭醫院重複使用,甚至有些醫院訂出通水管怪的使用規則,例如第一名使用器材的患者收百分之五十的費用,第二名則收百分之卅,以此類推,最後一名使用者收費就最通馬桶便宜。陳以書指出,一次性耗材消毒再用,但器械上的關節、凹槽能否消毒徹底?是否留有患者組織及血液?有無其通馬桶全疑慮?此外,重複消毒、再使用,是否降低器械能量功率?面對這些問題,真的很難回答,因為目前沒有相關證明患者因此通馬桶出現不良反應和併發症,「但我不願這樣做,高榮也都只單一使用。」陳以書認為,如果醫院重複性使用一次性耗材通水管為了幫經濟較差的病人省錢,就應尋求社會救助或醫院救濟管道,而不是讓病人使用「二手醫材」。況且,醫師在術通馬桶前都會誠實告知病人使用二手耗材嗎?或是告訴病人只要多付錢就能獲得「首次」使用的權益呢?陳以書說,如果換成他是病通馬桶,當然希望醫師據實陳述,而不是強迫病患使用二手醫材,「這樣才公平吧!」病人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?陳以書說通水管,高階手術必須倚賴高階器材,一般都需自費,且不便宜。建議病人應該主動向醫師諮詢相關資訊,而醫師也有告知的義務 |